AI Icon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详细内容

新闻

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评五星专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18 11:33:37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在2017-2018年全国高校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排名中,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全国75所参评高校中排名第二,获五星水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金属材料工
程专业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是材料人持之以恒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取得的成果。 
      坚持专业特色,重视工程实践
      人才培养改革,准确定位是前提。在国内名牌大学试行大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高级专门
人才的培养,坚持细化专业方向和构建专业特色。
      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前身为1952年建校就成立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科,1978年,两专业均升格为本科专业。1985年成为我校首批可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专
业,1998年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与金属腐蚀与防腐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原来的两个专业随后则成为该专业目前的两个培养方向,热处理方向偏重材
料和物理基础的培养,金属腐蚀方向偏重化学基础的培养。由于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得到了众多同行高校和企业的高度认可,并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果,
2000年获得材料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成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2005年获批省教育厅“江西省高等教育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和“材
料物理化学”硕士点;2007年该专业成为我校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200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材料科学基础实
验中心获批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等;2009年南昌市“金属材料热处理”重点实验室挂靠我校金属材料专业;2011年开始在江西省和全国大部分省份按照一本录取线招
生,并在同年获批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2年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围绕着实验技能和实践技能培养持续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了实验课程体系,开设了具有特色的“材料综合
实验”,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和金属腐蚀与防护两个专业方向实验模块打通,设计了具有“实验室流水线”特征的实验项目,多个实验老师和实验室分工合作,引
导学生系统掌握该专业的综合实验技能,非常重视专业实习和专业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开展第三课堂,进入老师的实验室,该专业为春晓班每一位学生配备了科研
导师。同时结合老师们的科研项目,将部分易于在实验室实施的项目引入本科教学,以科研促教学,开设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广泛开展了多个层次培养模式的探索,先后开设了春晓班和卓工班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春晓班主要培养研究性人才;卓工班培养应用型人
才。通过分层次的培养方案,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去决定,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创新培养方式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重视教师培养,师资力量雄厚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专业老师中博士、教授比例高,并拥有江西省教学名师、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
头人、骨干教师等一批教学科研骨干人才,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
奖1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出版教材4部。
  历史给了金属材料工程深厚的积淀,而一代代老师的坚守和奉献则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他们不但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还有一颗对昌航事业热忱的心。杜
楠教授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科研任务,在同岁数的人都在颐养天年之时,他却仍然奔波于科研的第一线。周贤良教授一直是学院的科研大户,承担了863等多项国
家项目,还兼任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一直坚持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每年都为本科生开设专业课程,并指导青年教
师的科研活动。省教学名师艾云龙教授坚持“科研育人”的理念,每周都会举行学术沙龙,既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又关注前沿科技和青年教师、同学分
享最新资源。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也是从不懈怠,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开设“名师大讲堂”,让老一辈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精心组织各级
讲课比赛,并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多项举措使得近年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涌现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叶志国、校卧龙之星徐吉林、以及
刘光明、田继红、王春霞、欧阳德来、董应虎、刘俊伟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狠抓学风建设,人才培养结硕果
      优良的学风源自严格的管理。学院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了“严谨、严格”与“关爱、关心”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原则。坚持先立规矩,用制度和文件管人,
严格日常管理。学院定期进行上课检查。对于学生们的毕业设计更是重视,毕设期间实行学生到场签到。该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创新,近几年获得全国挑战杯
三等奖两项,一等奖两项,省级一等奖两项,还有全国金相大赛获得一等奖多项和优秀团队奖。材料学院也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十分重
视,该专业成功申报获批今年10月份全国金相大赛的承办权,这将大大扩大该专业在全国的影响。
  优良的学风,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得材料该专业的学生得到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高度肯定。近5年金属材料工程的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近两年该专业的
考研率达到了30%以上,2017届春晓班的19名学生就有17名都考上研究生,其中大部分都是985或211大学。
  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校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孙加林等。此外该专业学生自己创办企业的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如
国利集团董事长左传忠,广东江门科宏集团董事长瞿言明,深圳鑫方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文等。
  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每一代昌航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将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15144117伍瑶、15144203陈凌云、15144204顾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