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校教改立项课题
课题 编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 |
课题参与人(4人以内) |
|
JY1201 |
突出航空特色《失效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
邹爱华 |
张建云、李多生、叶志国、崔霞 |
|
JY1202 |
基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C语言B》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
陈亮 |
林翠、熊磊、王芊 |
|
JY1203 |
基于航空特色的复合材料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与创新研究 |
范红青 |
周建萍、谢小林、江洪流、洪珍 |
|
JY1204 |
分析测试实验教学改革与开放式管理模式探讨 |
何文 |
陈同彩、邓翠贞、代璞璞、叶寅 |
|
JY1205 |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知识与计算机能力融合的特色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孙士平 |
秦国华、彭承明、王菲茹、肖洁 |
|
JY1206 |
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气体保护焊》课程为例 |
熊震宇 |
陈焕明、江淑园、刘频、薛诚 |
|
JY1207 |
《机械设计》课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吴晖 |
贺红林、朱保利、刘文光、邓禾根 |
|
JY1208 |
基于组态软件的《机电传动控制》教改研究 |
崔丽珍 |
高延峰、万文、洪连环、吴竹溪 |
|
JY1209 |
全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与开放性实验课相结合于艺术铸造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万红 |
徐志峰、熊博文 |
|
JY1210 |
《金属液态成形理论》课程教学及实验环节创新改革 |
杨伟 |
余欢、徐志峰、卢百平、胡方媛 |
|
JY1211 |
面向应用的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
陈为国 |
姚坤弟、王细洋、宋文庆、舒嵘 |
|
JY1212 |
基于建模能力培养的力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彭迎风 |
严超华、杨加明、吴永东 |
|
JY1213 |
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飞机总体设计教改研究 |
刘勇 |
郭小和、何国毅、彭云 |
|
JY1214 |
TRIZ创新方法提高大学生创新与就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王庆 |
何兴道、陶友青、肖慧荣、黎芳芳 |
|
JY1215 |
基于科研前沿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改革 |
罗宁宁 |
朱泉水、李淑静、张志敏、肖孟超 |
|
JY1216 |
基于“项目驱动”优化整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
艾信友 |
江少峰、余祖龙、周旭欣、王玉 |
|
JY1217 |
大学物理自主学习自动评价试题标准化研究 |
熊文林 |
叶谌雯、黄彦、陈敏 |
|
JY1218 |
《微机式医学仪器》立体化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
周旭欣 |
余祖龙、王玉、尚璇、江少峰 |
|
JY1219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研究 |
叶谌雯 |
黎芳芳、张芹、甘月红、海霞 |
|
JY1220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陈凤英 |
方利华、江光裕、姜维华、张海林 |
|
JY1221 |
Java实验、练习、自测一体化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施 |
张恒锋 |
苏曦、蔡轲、杨丰玉、梁旗军 |
|
JY1222 |
CDIO模式下《测试过程与测试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
段喜龙 |
樊鑫、刘忠民、梁旗军、陈斌全 |
|
JY1223 |
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熊辉 |
罗旭彪、刘艳、陈素华 |
|
JY1224 |
体现航空和地方经济特色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舒红英 |
邹建平、张爱琴、涂新满、邓芳 |
|
JY1225 |
化学类“春晓班”《物理化学》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
吴光辉 |
钟劲茅、邹建平、张爱琴、曾桂生 |
|
JY1226 |
进阶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陈萍华 |
蒋华麟、钟劲茅、吴美凤 |
|
JY1227 |
构建结合工程实例的《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帅美新 |
王悦亲、余建杰 |
|
JY1228 |
《建设法规》案例教学改革研究 |
李鹏炜 |
郭慧锋、项昀、李晓辉、杨云 |
|
JY1229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三层一线”教学体系构建 |
余建杰 |
王悦亲、陈乐意 |
|
JY1230 |
大学生系列竞赛与综合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 |
王家宣 |
徐长英、张树国、朱丽芳、赵晟 |
|
JY123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李沐珍 |
李茜、赵军、张腾明 |
|
JY1232 |
全校公选课《三国演义》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教学研究 |
万里鹰 |
熊申英、孟江燕、李志鹏 |
|
JY1233 |
以自主性为特色的《材料与社会》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
李喜宝 |
张剑平、薛名山、马胜灿、洪珍 |
|
JY1234 |
基于自制案例课堂演示和课后操练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赵文龙 |
代冀阳、彭洁、郭亮、吴国辉 |
|
JY1235 |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本科DSP课程的应用探索 |
孙成立 |
万在红、方芳、叶爱华、王希敏 |
|
JY1236 |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 |
向瑛 |
贾杰、叶爱华、方芳 |
|
JY1237 |
FPGA技术在电子类《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万在红 |
孙成立、张先庭、陈黎娟、赵敏 |
|
JY1238 |
在《安全协议》课程教学中引入综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
邬志红 |
于义科、彭晓红、舒远仲 |
|
JY1239 |
用计算机开发虚拟仪器应用于<<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
刘清平 |
王忠华、杨素华、廖远 |
|
JY1240 |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模式探讨 |
王忠华 |
陈琼、廖远、杨焱、赵敏 |
|
JY1241 |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研究 |
许丽芹 |
徐翰、吴喜才、刘建军、何欣 |
|
JY1242 |
基于语类和项目教学法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
胡蓉菁 |
徐翰、袁玲、何博 |
|
JY1243 |
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形成性评估研究 |
贺菁 |
王川一、吕翔 |
|
JY1244 |
“3P”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研究与实践 |
孙众 |
叶小妹、张玲玉、朱经苹 |
|
JY1245 |
法国文学课程中生态批评的引入研究 |
靳慧 |
冯克红、张静、涂杰群、杨曌 |
|
JY1246 |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
胡妮 |
王丽蓉、胡质良、杜雪丽、翟茜 |
|
JY1247 |
基于批评话语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话语分析 |
杨梅 |
胡爱国、吴颖、周芸芸、曹芳 |
|
JY1248 |
英语翻译实践教学实证研究 |
雷敏 |
颜流水、廖明福、查靖梅 |
|
JY1249 |
网考形式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付磊 |
陈亦明、段慧琼、黄立华、张红军 |
|
JY1250 |
英语专业写作课程中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研究 |
何博 |
许丽芹、胡蓉菁、舒宏伟、陈武亭 |
|
JY1251 |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前后两阶段的教学模式研究 |
舒宏伟 |
吴静、杨瞾、齐昂昆、张红军 |
|
JY1252 |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
孙艳 |
吴静、吴晶、朱经苹、何欣 |
|
JY1253 |
以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为目的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研究 |
肖艳娟 |
王川一、吴玉玲 |
|
JY1254 |
大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李昆 |
胡结梅、赵刚、熊归凤 |
|
JY1255 |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
徐伟 |
陈凌蕙、郑华盛、赵刚 |
|
JY1256 |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服务—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
周纯义 |
刘扬、李立文、张中华、张俊桃 |
|
JY1257 |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
车文丽 |
陈德志、谌贻春、苏解姣、凌云 |
|
JY1258 |
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教学策略研究 |
余冲 |
李立文、刘扬、孙捷、史琳燕 |
|
JY1259 |
生态化教学环境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 |
徐筱秋 |
程莹、夏迎庆、张薇、袁邦照 |
|
JY1260 |
工科院校非汉语专业留学生汉语课程建设研究 |
马敏 |
谢华、余鑫、张松龙、巢波 |
|
JY1261 |
高校党校培训项目化与课程化改革建设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党校为例 |
王浩兰 |
王勇、黄莲莲、江天光、于东 |
|
JY1262 |
高校特色教学资源库建设模式的研究 |
饶红萍 |
夏利民、罗来松、舒建文、黄忠良 |
|
JY1263 |
面向多目标的管理类工业工程实验室规划与实施 |
李文川 |
周丽霞、张志峰、吴桂平、张耀坤 |
|
JY1264 |
数据库类课程三级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 |
陈晓璠 |
白晓松、邓砚谷、张耀坤、石峰 |
|
JY1265 |
《统计学》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李晓辉 |
王秀芝、蔡玉文、周小刚、石岩 |
|
JY1266 |
基于ERP 沙盘模拟的体验式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张瑞卿 |
李菊容、雷轶、吴子珺 |
|
JY1267 |
面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 |
周叶 |
刘元洪、王云竹、彭建华、毛如琳 |
|
JY1268 |
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杜娟 |
秦春晓、桂俊荣、李有生、杨芳 |
|
JY1269 |
新媒体环境下《构成基础》课程的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
徐敏 |
冯立、郑祖芳、黄凌玉 |
|
JY1270 |
以项目为引导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
邓瑛 |
曹治、黎庆、吴奕苇、杨隽 |
|
JY1271 |
“本土化”与“国际化”——21世纪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并行思路 |
郑祖芳 |
蔡克中、徐敏、徐江华、詹云 |
|
JY1272 |
构建问题意识主导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 |
黄伟英 |
廖声丰、刘芝平 |
|
JY1273 |
热点问题案例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
冷文丽 |
李丽、卢艳兰、刘建华、张吉雄 |
|
JY1274 |
“学生讲坛”与和谐课堂文化建构: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例 |
任云仙 |
李鹏、廖声丰 |
|
JY1275 |
“新闻导入”模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
吴云 |
廖声丰、李鹏、于静 |
|
JY1276 |
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方式研究 |
万绍芷 |
董艺、刘珺、郝尉、朱静 |
|
JY1277 |
基于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研究——以《大学音乐鉴赏》课程为例 |
夏郁 |
李勤、王欢、熊小玉、朱静 |
|
JY1278 |
《形体与舞蹈》课开放与融合的教学新探索 |
谢丹 |
车新春、王欢、徐群、郑绚 |
|
JY1279 |
国防生素质需求与培养模式建构研究 |
刘生文 |
黄月胜、罗序洪、蔺翠峰、祖彦 |
|
JY1280 |
南昌航空大学第二课堂开设龙、狮、鼓民间体育活动可行性研究 |
刘子强 |
王俊奇、张莉、徐亮、白斌斌 |
|
JY1281 |
校企合作模式的6s管理机制研究--以动画专业为例 |
黎文勤 |
熊建新、陈利卿、黎志华、祖彦、连振斌 |
|
JY1282 |
“大思政”教育视野中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
温虹 |
周振浪、李淑贤、苏庆红、王志海 |
|
JY1283 |
KPI理论视角下的先进班级考评体系研究 |
李政刚 |
徐勇、杨化娟、罗来龙、董利飞 |
|
JY1284 |
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的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
张文仙 |
芦燕、徐艳玲、赵晨 |
|
JY1285 |
以“科研助手”平台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牛馨 |
于润桥、陆庆军、余良熠、万勇平 |
|
JY1286 |
直招士官定向培养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张良成 |
熊旭航、肖尧先、黄姝、曾林 |
|
ZB1201 |
基于课堂演示实验的案例式大学物理视频教学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
龚勇清 |
陈敏、朱泉水、颜超、李凤 |
|
ZB1202 |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
易江林 |
肖文波、海霞、冯翠娣、张华明 |
|
ZB1203 |
大学物理课程与学生制作实践融合的培养模式研究 |
黄彦 |
朱泉水、万雄、陈凤英 |
|
ZB1204 |
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邓砚谷 |
彭本红、佘颖、陈晓璠、张耀坤 |
|
ZB1205 |
电工技术网络辅助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彭登峰 |
程若发、周晋军、周瑜琀 |
|
ZB1206 |
大思政理念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研究 |
高立伟 |
张吉雄、黄柯 、代峰、卢艳兰 |
|
ZB1207 |
以三维数字创新设计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许瑛 |
宋伟、洪书生、蒋阳、郭小和 |
|
ZB1208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研究 |
张树国 |
王家宣、伍春、高俊、李文杰 |
|
ZB1209 |
卓越焊接工程师的工程实践教育模式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
陈玉华 |
方平、程东海、刘鸽平、黄志江 |
|
ZB1210 |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邱贤华 |
杨莉、陈素华 |
|
ZB1211 |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分类培养教学实践改革研究 |
徐艳玲 |
熊锦平、周驰、刘敏 |
|
ZB1212 |
一体化进阶式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罗来松 |
王润斌、方文明、严志刚、王丽明 |
|
ZB1213 |
以《广告理论与实务》“整合•竞赛”教改探索高校文化创新创意人才培养新模式 |
刘宣如 |
苏解姣、于锦荣、朱晓红、姚志文 |
|
ZB1214 |
具有航空特色的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付崇芳 |
徐新河、李忠民、刘敏、韦芙芽 |
|
ZB1215 |
提高空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
周贤群 |
李勤、潘建树、彭志红、黄敏、朱思思 |
|
ZB1216 |
高校留级生制度的改革与实践--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
王平宇 |
罗旭彪、李薛君、陈琴俐、李寿峰 |
|
ZB1217 |
理工院校学风建设及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
周振浪 |
舒长江、颜琼、赵晨、杨宏艳 |